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 > 正文

打好耕地保护“组合拳”

  • 生活
  • 2025-02-20 15:21:45
  • 342

  近年来,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,通过健全工作机制、耕地流出整改、增加耕地数量、扩宽宣传形式等举措,打好耕地保护“组合拳”,不断提升耕地保护质效,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。

  近日,在冷水滩区国土变更疑似耕地流出图斑整改现场,工作人员正察看耕地恢复情况。在区委、区政府的统筹部署下,该区自然资源局持续加强与其他部门、乡镇街道的沟通协作,分片区、点对点进行实地指导、工作督导,推动耕地保护责任细化分解到村、到人、到地块,确保辖区内能就地恢复的耕地流出地块逐一清理,应改图斑清理复耕,达到耕种条件。

打好耕地保护“组合拳”

  健全工作机制、耕地流出图斑整改是严守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。近年来,冷水滩区在增加耕地数量等方面下功夫。在冷水滩区伊塘镇庙山村双季稻万亩示范区农田建设中,将永久基本农田周边的50余亩可恢复耕地资源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范围,伊塘镇孟公山村引导村民和承包户恢复耕地100余亩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。去年以来,全区恢复耕地近4000亩,实现量的稳步增长。

  在冷水滩区的田间地头,耕地保护“田长制”公示牌格外醒目,辖区内耕地保护范围、面积以及各级田长的姓名、职务、联系方式、工作职责均清晰可见。近年来,冷水滩区自然资源局常态化开展耕地保护相关业务培训,组织乡镇驻村干部及村干部开展耕地保护工作培训会、现场会和座谈会,引导广大群众不断提高耕地保护意识,推动形成群众关注和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。

  “下一步,冷水滩区将持续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,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各项措施,不断提升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、文化‘四位一体’保护质效,守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。”冷水滩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有话要说...

回复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