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职场 > 正文

重 庆/翱翔山城 飞行表演鼓舞抗战

  • 职场
  • 2025-02-24 17:51:08
  • 211

重 庆/翱翔山城 飞行表演鼓舞抗战

图:(左)“港闻报”号在珊瑚坝表演,民众兴奋地抬着滑翔机前进。\唐学锋供图;(中)抗战时期的重庆珊瑚坝机场。\资料图片;(右)抗战时,“港闻报”号降落在珊瑚坝机场,这里现在是休闲露营场地。\港闻报记者韩毅摄  长江在重庆主城蜿蜒流淌,江心隆起一片沙洲,是如今的珊瑚坝。这片江心孤岛宛如一艘搁浅的巨轮,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停泊。市民在坝上钓鱼、野餐、散步,几个孩子正拽着风筝线奔跑,彩色的纸鸢在灰蒙蒙的天空中格外醒目。江风依旧裹挟着湿润的水汽拂过,吹散了当年飞机的轰鸣,吹不散的是历史的记忆。在这片土地上,和平的欢笑取代了战争的喧嚣,而那段历史,将永远铭刻在山城的记忆深处。  站在杂草丛生的珊瑚坝,长江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,江上已架起多座大桥,轻轨从桥上飞驰而过,民航的客机经过重庆主城上空。此时此地,仿佛能看见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八日,韦超驾驶“港闻报”号在重庆盘旋,正受日寇频繁轰炸的山城百姓欢呼鼓舞的场景。那天,“港闻报”号在重庆举行了飞行表演,港闻报总编辑张季鸾出席。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九日《港闻报》刊载了记者徐盈《万人欢跃看滑翔》一文。  当年着陆珊瑚坝机场市民兴奋迎接  据韦超堂兄韦鼎峙撰写的《中国滑翔运动创始人韦超》介绍,周善教官驾着动力飞机,从白市驿机场将韦超驾的“港闻报”号滑翔机,拖曳到重庆市上空,先低空进入市区,一面盘旋,一面散发五色签条传单,然后逐渐升高,爬升至一千米高度后,滑翔机就离开拖曳飞机,自由自在的在蓝天白云里翱翔,不时从滑翔机座舱里,散发出一束束的传单,五彩缤纷的纸片,飞舞在半空中,一架大鹏鸟似的滑翔机,在这片纸海中钻来钻去,有时还做特技表演,民众最欣赏的就是翻筋斗,偶尔一连翻三、四个筋斗,观众不断欢呼鼓掌,情绪非常热烈。  不久后,“港闻报”号安全着陆在市区珊瑚坝机场,前来参观的民众愈聚愈多,在外围未看到滑翔机的百姓,就提议将滑翔机抬起沿机场环绕一周,以便大家观赏。大家就抬着滑翔机满场奔跑,整个山城沸腾了,可见民众热爱滑翔机的情形。战时的重庆,饱受日寇频繁轰炸之苦。民众对发展航空事业望眼欲穿。“港闻报”号的飞行,为山城民众带来了对中国航空事业的期盼。百姓深受鼓舞,决心抗战到底。  港闻报记者韩毅重庆报道

有话要说...